close
怎麼玩耍,就怎麼健康發展!
不同階段的寶寶,發展的重點可能也不盡相同,除了寶寶自發性地會做出像是抓自己腳趾等動作來娛樂自己、尋找樂趣之外,透過不同形式的遊戲,寶寶會從中得到各項發展的刺激,包括感官、探知、思考學習等等:
一、感官發展
初生的寶寶,通常最早展開的是感官的學習,包括聽覺、視覺、觸覺等等,例如 3 個月大的寶寶,慢慢開始能夠從嘈雜的背景音分辨出音調較高的聲音,因此有時家長必須使用「媽媽語言」,也就是拉高音調和寶寶說話,較能使寶寶分辨出你的聲音唷!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須透過不斷的刺激,才能讓寶寶的感官趨於成熟,甚至發展得更加敏銳。
感官遊戲:充滿感官刺激的袋子
家長可以收集一些刺激寶寶感官的「寶物」,例如一個可以反射出彩虹光的小稜鏡或光碟片、一個發條式的小音樂盒、各種形狀結構的 15 公分方形編織物、一個裝滿乾燥香草的香包等等,儘量發揮想像力來收集物品,然後裝入一個布袋,讓寶寶伸手一探時,可以有繽紛的驚喜,並刺激感官的發展。不過這個遊戲較適合 6 個月以上的寶寶玩喔!
二、肢體發展
有句話說:「七(月)坐八爬九發牙」,表示寶寶在這段期間開始會坐、會爬,甚至大一點會開始搖搖晃晃走起路了呢!也有專家認為,爬行與日後學習能力有關,因此透過適當的遊戲刺激,寶寶的肢體發展會更加靈活喔!
肢體遊戲:玩球球
找一個編織小球,最好是裡面還有鈴鐺滾動的,綁上細線並用橡皮筋連接,讓小球可以彈跳,掛在離寶寶站在地面上的頭頂幾公分,然後就可以讓寶寶摸球、推球、拍球;或者是將球放在寶寶腳上教他踢球等等。上述的動作可以培養寶寶手的協調性,或者讓寶寶的下肢變得更健壯,為之後走路、跑步、跳躍、爬高等動作打好基礎。
三、智能發展
寶寶學會走路以後,活動範圍就擴大了,隨著新的生活以及新的體驗,慢慢會有思考、記憶的能力,物體的恆常概念也更清楚,因此可以慢慢開始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,玩對遊戲是一個好方法喔!
智能遊戲:箱子積木
利用各式各樣、大小適中的硬紙箱,如牛奶盒、麥片盒、鞋盒、禮品盒等,並在盒子或箱子裡塞滿揉皺的報紙以加強其穩固性,最後用膠帶將封口封好,就可以任由寶寶發揮想像力,並慢慢學習到怎麼運用計畫能力、問題解決能力、數理能力,來堆成各種他們想要的東西;累積的經驗越豐富,寶寶完成的成品也會越複雜喔!但要注意這些紙盒製的小積木,應避免有尖銳的稜角或金屬釘子。
最佳啟蒙遊戲
叮嚀
寶寶除了會進行滾皮球、搭城堡、抓取玩具這類的「功能性玩耍」之外,還會有「假裝玩耍」的有趣表現喔!例如他會把一根香蕉當作是電話,設計一場假裝的對話,這樣的「假裝」讓寶寶產生了象徵性的思維,忘掉物體原本的功能,而由大腦創造出一個「虛擬」的世界,但孩子仍能清楚分辨現實與遊戲間的差異,因此心理學家認為,這是孩子了解比喻的一些過程,表示他開始有了複雜多變的思考能力喔!只要爸比媽咪多用心豐富寶寶的遊戲時光,就能讓寶寶「越玩越聰明」!
〈本文之研究資料由幫寶適網站獨家提供〉
寶寶除了會進行滾皮球、搭城堡、抓取玩具這類的「功能性玩耍」之外,還會有「假裝玩耍」的有趣表現喔!例如他會把一根香蕉當作是電話,設計一場假裝的對話,這樣的「假裝」讓寶寶產生了象徵性的思維,忘掉物體原本的功能,而由大腦創造出一個「虛擬」的世界,但孩子仍能清楚分辨現實與遊戲間的差異,因此心理學家認為,這是孩子了解比喻的一些過程,表示他開始有了複雜多變的思考能力喔!只要爸比媽咪多用心豐富寶寶的遊戲時光,就能讓寶寶「越玩越聰明」!
〈本文之研究資料由幫寶適網站獨家提供〉
全站熱搜